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
图片
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
图片
柠檬心理丨作者
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
后台有一位听友留言说:
她好像总是活得小心翼翼,那天同事请她帮个忙,她不太想答应,就找了好多理由,同事看出她的意思,就主动说“没关系的,我再找其他人看看。”
正常情况来说,这件事就结束了,但她总是担心同事会因此生她的气,她就继续跟同事解释,然后还给同事点了一杯奶茶,同事都被她弄得哭笑不得,说“你不用这样的,我真的不介意。”得到同事的这句话,她才完全放下心来。
你是否跟这位听友一样,总是担心惹别人不开心,生怕别人对你有意见,因此小心翼翼、委屈自己,甚至有时候还会过度讨好别人呢?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心理是怎么形成的,以及我们该如何摆脱它。
首先它不是天生的,而是后天形成的生存策略,通常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。
1. 父母情绪不定或持续糟糕
如果你的父母心情好不好全凭运气,动不动就发火,你必须小心翼翼观察他们的脸色。
他们不高兴了,会冷暴力或者责怪你,你需要不断道歉、讨好才能换来他们的和颜悦色……
那么,你的大脑会形成一种错误观念,那就是:
“别人的情绪=我的责任”。
长大后,遇到任何人际关系,你都会本能地提前预判别人的情绪,就像你小时候为了保护自己预判父母的情绪一样,然后以此为基准去调整自己的行为,力求让对方开心满意,遇到冲突,也习惯息事宁人。
2. 从小被灌输必须要听话顺从
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总是被这样教育:
“你要懂事,别给大人添麻烦”
“父母/老师骂你是为你好。”
“别人不喜欢你,就是你不够好”
被这些话洗脑,会让你觉得:
“只有让别人开心,我才能被接纳。”
所以你会养成讨好人格,宁愿委屈自己,也不敢让别人不高兴。
3.经历过被“抛弃”或“忽视”的创伤
比如:
父母用冷暴力惩罚你,甚至把你单独关在小房间;
曾经被朋友/恋人突然疏远,没有原因;
小时候经常被比较或贬低……
在这种情况下,你会形成一种过度敏感的心理防御,只要你感受到别人不开心,你心里就会觉得紧张,甚至是有种危险的感觉,所以你会拼命避免它。
图片
这种讨好的习惯,短期内能让你避免冲突,但长期来看,代价很大:
1
你会活得越来越累
总是猜别人怎么想,精神高度紧绷,不断委屈自己,你也会疲惫不堪。
2
你的自我会被压抑
不敢表达真实需求,越来越忽视自己,慢慢地,你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尊重。
3
别人不会珍惜你
越是讨好,别人越觉得你的付出理所应当,甚至你会被某些人利用,变成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。
想要摆脱“害怕别人不开心”的心理,你需要这样做:
1. 练习“课题分离”
记住,别人的情绪是别人的事,不是你的责任。
如果Ta不开心,那是Ta要解决的问题,不是你的责任,你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。
下次别人不高兴时,先问自己——
“这件事是我的问题,还是Ta自己的问题?”
“我有义务让全世界都开心吗?”
2. 从小事开始说“不”
不想帮忙?直接说“这次不行”;
不喜欢的事?温和但坚定地拒绝;
别人生气了?那是Ta的情绪,不是你的错。
记住:
拒绝不等于自私,而是对自己的负责。
3. 允许自己被讨厌
人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,重点是你自己喜欢自己。
如果某些人因为你合理的行为而不高兴,那是Ta的修养问题,不是你的问题。
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,那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哦,我们的咨询师可以帮你,会给你提供不同的场景练习,让你真正学会与别人课题分离。
你要明白:
你不是为了让别人开心而活着的,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,配资炒股平台网,北京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