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年间,李宗吾先生著“《厚黑学》”,风靡当世、后世,许多人抱着《厚黑学》,作为自己的修身、行动指南;延伸、研究“厚黑学”的著作也汗牛充栋。
经过观察和审视,发现“厚黑学”害人不浅,应该批判、而不是提倡。
“厚黑”,即“脸厚、心黑”。
作者举例指出,刘备“脸厚心不黑”,只能据“半壁江山”;曹操“心黑而脸不厚”,也不能统一中国;孙权“脸厚的不够、心黑的也不够”,也只能三国之一。因此,李宗吾得出结论:脸要很厚、心要很黑,才能成事,即“厚黑学”。
这不过是“片面论”、“狭隘经验主义”,以一个“个案”来说明“整体”。况且,“三国鼎立”未必是与“脸、心”有关,是诸多因素造成的,至少是“天数”那样,与“脸厚心黑”无关。
“脸”怎么能“厚”?脸厚,意味着没有羞耻心;正理却是:“知耻近乎勇”。一个人知道耻辱、羞耻,已经接近“勇”了 ;虽然我们并不是“勇士、英雄”,也往往做不到“勇敢”,但是,如果能知道“耻辱”,就“近乎勇”了。
最可怕、最无用的是那种别人凌辱自己、自己还不知道耻辱羞耻,去“认贼做父”、“低声下气”。
展开剩余75%面对“凌辱、侮辱”,能反击回去,这就是“勇”;如果因为某些原因,做不到这样,但是,能知道“耻辱、羞耻、廉耻”,虽然没有反击回去,但已经“接近勇”了,也算一个差不多的“勇士”。
可是,厚黑学却教人们“脸厚”,不去感受、辨别“羞辱、耻辱”,只要“脸厚”、管它什么“耻辱”。所以,“厚黑学”是谬论。
“心黑”,更是不可取;无论各大宗教还是社会道德,都强调“善、心善、行善”,这是人类的普世价值,怎么能提倡“心黑”。
心善、心慈、心好者,天佑之、就是“好人”;心黑、心坏、心毒者,天灭之、就是“坏人”。
心“黑”,就会体现在言行上,因为人的言行是“心、思想观念”支配的;既然“心黑”了,自然是一系列恶语恶行。
有那样的“恶行”,首先是人们的唾弃、道德的指责。其次,是法律的严惩,比如“心黑”杀了人、自然是坐牢。再次,是“因果报应”;有因必有果,“心黑”干下坏事,自然是“恶报”。
还有,既然“心黑了、心坏了”,意味着是“心脏病了”;虽然患心脏病未必都是因为“心黑”,但观察发现:心黑的人都患了心脏病,如“心梗”、得放“支架”。
我有个同学,他初中的时候,从家里箱子中,翻出本《厚黑学》,看了后、深为折服,就“修持厚黑学”。我劝他不要“修持”,告诉他厚黑学害人不浅;他不听。在他之后的求学路上,遇到什么事、以及人生规划,都是以厚黑学为指南。他考上医学院,毕业后,谋到医院的工作。他刚参加工作,就想当“院长”;在医院的例行会议上,高谈阔论、说医院的发展方向建设等;与会者笑,一位医生说“你想当院长?”他想:用“厚黑学”的态度回应;说“就是嘛!院长冷冰冰地坐在那里,一言不发。不久 ,院长寻到个“由头”,把他开除了。之前,他是个很好的人,可修持厚黑学后,变得“狠毒、自私、没有是非立场、不考虑别人感受”等等;当时,我以为“人是会变的”、变向不好的方向;后来慢慢思考,才知是他“修持厚黑学”变成那样的;只能让人感到遗憾。
许多犯罪活动,很大一个原因、就是因为“脸厚、心黑”;比如“偷人”,许多人不偷人,是因为觉得不光彩、耻辱、羞耻心、罪恶感、负罪感,但是,脸如果很“厚”,偷人被人捉住了,也丝毫“不以为耻”,就无可救药了,是那些“职业惯犯、惯贼”,被社会公众唾弃。
连几岁儿童也绑架 、摘器官、性侵、七八十岁老年人的钱也抢,这就是“心黑”;“心黑”到如此地步,就不能称之为“人”,就是骂人话连“禽兽都不如”。如此,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?不过是具行尸走肉。
很多人估计对《圣经》里的那个故事记忆犹新:亚当和夏娃,本赤身裸体,吃了那个树上的果子后,眼睛变明亮、有“羞耻心”了,就采集了一些树叶树枝,把自己的私处遮挡起来。
这个“羞耻心”,是人类文明的首要特点;那些家畜野兽,在人面前、同类面前,就进行交配活动,因为它们没有“羞耻心”。
两性方面的羞耻心,是决定人类文明、人之所以为“人”的。
无论犯罪、贪腐、欺压人民、两性、政治领域、经济活动、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等等;具“羞耻心”、知道“耻辱”,哪怕因为一时的糊涂、年轻不知事,干下一些犯罪活动,如果能幡然悔悟、迷途知返、能改正错误,就是好人好同志。
反之,说“我修持信奉‘厚黑学’”、就这样走下去······
如此,就“无可救药”。
所以,“厚黑学”是负面的、错误的,需要批判。
发布于:陕西省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,配资炒股平台网,北京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